企业诉求的快速办结,得益于该区实施的“红链工程”——以1家食品行业党委为主导,联动红太阳、百威雪津2家龙头企业,辐射N家上下游企业的“1+2+N”党建模式。行业党委将19个食品行业非公党支部串联起来,由处级领导“挂帅”,下设食品产业链工作专班,建立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与企业主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工作机制,形成“企业吹哨、党委报到”的快速响应机制,构建起全链共建的良好格局。
在“红链工程”的引领下,涵江区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被紧密串联起来。全区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5家,形成以百威雪津为龙头,带动落地长城华兴、中粮制罐、麦芽、热电联供等上下游项目的啤酒产业链,并崛起了红太阳精品、景田纯净水等龙头企业,产业链集群效应显著。去年全区食品产业产值、税收均在全市占比第一,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。
依托“红链工程”,该区还建立产业链会商机制,打造5个企业会客厅,每季度组织开展行业沙龙、经验交流会、供需对接会,引导链上企业抱团发展,共同探索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创新水平、提升市场开拓能力的新途径。
“以前企业各跑各的,现在链上拧成一股绳,让整个产业链韧性更足,大伙一起闯市场。”福建长城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。在食品行业党委推动下,通过产业链的结对,华兴与百威启动SSA战略联盟供应商项目,推动华兴在安全生产、产品效率、质量、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产业链党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也尤为明显。该区以行业党委为枢纽,对接高校科研资源、组建“莆田湄洲湾市域产教联合体”等,为链上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在食品行业党委牵线下,受益于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产学研合作,红太阳公司累计取得发明、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50余项,填补了即食海带生产行业国家标准的空白,建成全国最大即食海带生产基地,产品远销欧美、东南亚等地。
“这是一场双向奔赴,企业问题能快速回应,我们做服务也有抓手。”涵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魏李琛介绍,链上企业“点单”、产业链党委“派单”、职能部门“接单”、企业“评单”的服务闭环更加畅通。今年以来,该区食品行业党委共现场协调解决食品企业用能、用工、用地等事项10余项;收集食品企业反馈问题17个,办结率100%;同时聘请1名食品产业链顾问,选派14名党建指导员驻企联络,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建立“一企一档”精细化服务企业发展。
在涵江,除了食品产业,该区依托产业链工作专班,实现重点产业链党组织全覆盖,推动链上资源高效配置,链上企业聚力发展,不断培育壮大产业优势。
朱秀花 林亦霞
附件: